经过美国这几年的搅和,都说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。由此感慨,当年我们
经过美国这几年的搅和,都说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。由此感慨,当年我们加入世贸组织,真是吃到了时代的红利。现在,这样的机遇对世界所有国家都关闭,这对一心想复制中国奇迹的印度恐怕是个坏消息,但对我们虽然说不上是好消息,但伤害总体上可控。WTO(世界贸易组织)曾经是全球贸易的“裁判员”,但现在,它更像是一个被晾在一边的摆设。7月底,美国与欧盟达成了一份“不平等条约”,欧盟对美国商品大幅降低关税,而美国却对欧盟商品维持15%的高额关税。这种赤裸裸的双标,直接踩碎了WTO最核心的“最惠国待遇”原则,更讽刺的是,这份协议完全绕开了WTO的争端解决机制,仿佛这个组织根本不存在。美国这几年对WTO的态度,就像是对待一个碍事的旧家具,能拆就拆,拆不动就扔一边。2019年,美国直接瘫痪了WTO的上诉机构,让国际贸易争端彻底陷入“无法可依”的状态,2025年7月,美国在WTO总理事会上再次开炮,指责WTO“五大失败”,包括无力解决贸易失衡、无法应对非市场经济政策、规则执行不力等。但问题是,这些“失败”很大程度上是美国自己造成的,它一边抱怨WTO效率低下,一边又拒绝任何改革提议,甚至拖欠会费,让组织运转更加困难。这种“掀桌子”的做法,对全球贸易体系的影响是毁灭性的,过去各国还能指望WTO来调解贸易摩擦。现在特朗普直接对全球200多个国家发出通牒:要么接受15%-20%的关税,要么就别跟美国做生意。8月1日,美国正式对印度、越南、瑞士等国加征关税,印度手机出口美国的税率高达25%。这种“一刀切”的霸道行径,让WTO彻底沦为背景板。对中国来说,WTO的衰落确实是个复杂的问题,2001年我们加入WTO时,正好赶上全球化黄金期,出口猛增,经济腾飞,那是真正的“时代红利”,但现在这套规则被美国亲手砸烂,印度再想复制中国的路径,几乎不可能。2025年第二季度,印度首次超越中国,成为美国最大的智能手机供应国,但仔细一看,印度制造的iPhone核心零部件高度依赖中国进口。所谓的“印度制造崛起”,不过是美国关税政策下的“组装游戏”,真正的技术和利润仍在中国手里。不过,WTO的衰落对中国的影响相对可控,我们早就开始布局“双循环”,RCEP(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)已经生效,一带一路也在稳步推进,美国可以拆掉WTO,但它拆不掉中国在全球供应链里的核心地位。对印度来说,情况就没那么乐观了,莫迪政府一直梦想成为“下一个中国”,但现实是,印度的铁路系统老旧、土地征收困难、种姓制度拖累劳动生产率。而WTO的“死亡”,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全球贸易进入“丛林法则”时代,谁拳头大,谁说了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