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55p1331

标签: 中国银行

MichaelPettis关于中国债务死活想不通1.IMF在2023年发布了

MichaelPettis关于中国债务死活想不通1.IMF在2023年发布了

MichaelPettis关于中国债务死活想不通1.IMF在2023年发布了全球债务统计,有一个结论:2008年以来,全球债务占GDP的比例增加,有一半是中国干的。图一,总债务占GDP的比例,中国在2000年是137.9%,2022年增长到了272.1%。而美国同期是从218.3%增至273.9%,增幅小多了。由于中国经济体量也很大了,就成为全球债务占GDP比例上升的主要动力。2.图二,总债务分为三类。第一类是publicdebt,公共债务,是指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债务,包括地方债。第二类是householddebt,就是家庭债务,主要是家庭买房欠的债。第三类是NFCdebt,non-financialcorporatedebt,非金融企业债务,也就是公司债务。后两类叫privatedebt,私人部门债务。IMF统计中国2022年公共债务占GDP比例为77.1%,美国为121.4%,中美差异是,中国地方债多,美国是国债多得多。私人部门债务,中国2022年占比是195%,美国是152.5%。3.MichaelPettis最近比较活跃,积极地说“中国有问题,但不是你们说的那样”,算是作为中国通在帮找另类唱衰方向。他注意到中国债务高,但也说“thelikelihoodofChina’ssufferingafinancialcrisisisverylow”、“Beijing’sabilitytopreventbankingcrisesisfairlywell-known”,也就是他不同意中国会金融危机,多年唱衰都不成功,不要这样唱了。4.他最近文章说的是,中国增发国债来帮助地方政府“化债”,不是个好主意。但其实中央政府也没这么做,他真正的要说的是,地方政府进行了很多“非生产性投资”,这有很多损失,在资产、GDP统计上都是不真实的。非生产性投资,就是工业园区、基建这些,如果厂子不进来,那投资就没有产出。而中国银行系统不去调整,对这些投资项目给出过高的估资,还是给贷款维持,而非承认损失。其结果是,资产价值被高估,GDP增长被高估。5.指出问题之后,MichaelPettis得出结论,中央政府帮助化债,只是“保留基础资产仍然健全的幻觉”、“中国并没有解决非生产性投资的问题,而是进一步延长了它”。他建议,“高估资产必须被注销”,以各种方式在各个部门中承担损失。6.这个问题是存在的,一些园区与基建投资暂时没大用,地方债问题有不少报道,如贵州某县成为典型。但MichaelPettis这个评论自相矛盾了。他一方面说,中国能控制住不会有金融危机(几十年了唱不动),一方面又要中国承认损失,那不等于自己弄出个金融危机?7.中国的办法就是西方不太理解的,综合治理,“化债”的手段非常复杂。没有绝招,没有“一招鲜”,一两句说不清楚。如银行滚动给贷款新债换老债,维持项目,还降息减少成本,这只是一个基操,还有一堆操作,如严格审批新项目。和西方相比,中国最重要的原则就是“谨慎”,通盘认真考虑,不幻想,大幅增发国债这么简单的事就是不干。相比之下,全球一堆政府是短期上台执政,有出事就上大招,大发国债你来我也来,来几次就就弄得很不像话了。MichaelPettis可以多看看中国的操作细节。
8月4日收盘,主力趁冲高,已经大幅卖出的30名单:1中际-6.00亿2

8月4日收盘,主力趁冲高,已经大幅卖出的30名单:1中际-6.00亿2

8月4日收盘,主力趁冲高,已经大幅卖出的30名单:1中际-6.00亿2天路-5.73亿3海康-5.44亿4胜宏-5.35亿5天府-4.86亿6菲利-4.61亿7中油-3.98亿8比亚-3.52亿9江淮-3.43亿10中银-3.21亿11恒生-3.16亿12南针-3.10亿13兴森-2.93亿14万兴-2.91亿15东山-2.89亿16深桑-2.82亿17天风-2.82亿18步步-2.61亿19瑞可-2.58亿20景旺-2.57亿8月4日收盘,主力资金“大幅买入”的30强:1建设5.90亿2长城5.46亿3翰宇4.67亿4山河4.59亿5航天4.59亿6泰岳4.44亿7海光3.90亿8利君3.89亿9长盛3.61亿10五洲3.41亿11巨人3.12亿12顺钠3.12亿13华通3.02亿14恒瑞2.79亿15赤峰2.78亿16中金2.70亿17交通2.69亿18一机2.61亿19福日2.54亿20汉威2.54亿
【琅河财经】银行系统贪污成风,今年已经曝了好多银行的猛料了……之前是工行,这次

【琅河财经】银行系统贪污成风,今年已经曝了好多银行的猛料了……之前是工行,这次

【琅河财经】银行系统贪污成风,今年已经曝了好多银行的猛料了……之前是工行,这次是中行,这么多蛀虫,咋个才能抓完?
价值投资日志券商中国记者统计,截至2025年7月23日,已有9只金融股

价值投资日志券商中国记者统计,截至2025年7月23日,已有9只金融股

价值投资日志券商中国记者统计,截至2025年7月23日,已有9只金融股的A/H股溢价率低于20%,包括招商银行(倒挂)、邮储银行、民生银行、重庆农商行、光大银行、中信证券、交通银行、中信银行、中国平安。​​​